为保障洁净手术室检测数据真实可靠、流程顺利推进,需从环境、设备、文件等多维度开展准备工作,具体如下:
一、环境筹备
深度清洁消毒:检测前 24 小时内,对手术室墙面、地面、设备表面等进行全方位清洁与消毒,消除残留污染物对检测结果的干扰。
静态环境营造:提前 12 小时停止手术室使用,确保检测期间无人员活动、设备运行,维持环境静态稳定。
温湿度调控:预先启动空调净化系统,将室内温度稳定控制在 22-25℃,湿度调节至 40-60% 的标准区间。
二、设备与系统调试
净化系统预启动:层流净化系统需提前预热运行,百级手术室至少运行 15 分钟,万级手术室不少于 30 分钟,并确认系统运行平稳,无异常噪音或故障。
仪器校准核查:全面检查尘埃粒子计数器、风速仪、压差计等检测设备,确保其已校准且处于有效期内。
非必要设备管理:关闭临时增设的电刀、麻醉机等设备,防止气流扰动或粒子计数偏差。
三、文件与人员管理
技术资料准备:备齐手术室平面图、净化系统设计参数、过往检测报告等技术文件,便于检测工作开展。
人员规范要求:检测人员须规范穿戴洁净服,严控检测期间人员进出(原则上不超过 2 人),降低污染风险。
检测方案确认:与检测单位共同明确检测项目(涵盖悬浮粒子、沉降菌、风速、压差、噪声等),并依据 GB 50333 或 ISO 14644 标准确定采样点布局。
四、关键项目预检
压差预检测:提前检查手术室与相邻区域压差,确保符合≥5Pa 的标准要求。
风速与换气核查:使用风速仪初步检测送风口风速,如 Ⅰ 级手术室需达到≥0.25m/s 的标准。
密封性排查:全面检查门窗、天花板及高效过滤器,杜绝泄漏隐患。
五、其他保障措施
基础条件保障:确保检测区域照明充足,预留适配检测仪器的电源插座。
安全警示设置:在手术室外醒目位置设置提示牌,防止无关人员误入检测区域。
应急预案准备:提前规划高效过滤器失效等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案,联系专业维修团队待命。
标准依据:检测工作严格遵循 GB 50333-2013《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》,并参考 ISO 14644 国际洁净室标准。检测完成后需妥善保存记录,针对不合格项及时整改并安排复测,确保手术室洁净状态持续达标。